本文基于我國部分地區運輸車輛洗消中心調研實際,梳理和分析了不同建設和管理模式下運輸車輛洗消中心運營現狀和優劣勢,提出了分級建設和管理的設想和加強清洗消毒證明管理、開展清洗消毒效果評價等建議,以期為規范和完善運輸車輛洗消中心的建設和管理提供參考。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被污染的車輛和人員是非洲豬瘟病毒傳播、擴散的主要方式之一。加強運輸車輛洗消中心的建設和管理,做好運輸車輛、人員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是切斷非洲豬瘟病毒傳播途徑,保障養殖場生豬健康、豬肉產品安全的重要手段。2019年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9〕31號),明確要求完善運輸工具清洗消毒設施設備,支持畜牧大縣建設生豬運輸車輛洗消中心。為了解運輸車輛洗消中心建設和管理現狀,對內蒙古、浙江、江西等有關地區的82家運輸車輛洗消中心進行了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從調研結果來看,政府部門、養殖場戶和屠宰企業能夠高度重視運輸車輛清洗消毒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積極探索有效的管理運營模式,持續完善運輸車輛清洗消毒程序,有效降低了運輸車輛傳播疫情的風險。
運輸車輛洗消中心建設和管理現狀
當前,運輸車輛洗消中心建設出資仍以社會資本為主,按照出資建設主體不同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企業出資建設,共有76家,占比92.7%;另一類是政府引導出資建設,共6家,占比7.3%。
企業出資建設
企業出資建設運營是指運輸車輛洗消中心完全由企業出資建設并負責日常管理運營。按照出資方式不同可劃分為獨立出資建設和共同籌資建設。
獨立出資建設。獨立出資建設主要集中于中大型生豬規模養殖場、大型生豬養殖集團和屠宰企業。一般說來,中大型生豬規模養殖場、大型生豬養殖集團占地面積大、投入資金多,清洗、消毒和烘干等設施設備齊全,通常配套建設有司乘人員、隨車物品清洗消毒設施設備。企業內部設立專門的部門負責日常管理,制度嚴格、程序規范,定期對清洗消毒效果進行抽樣檢測和評估。車輛來源固定,僅服務自有養殖場的運輸車輛,不對外經營,單車洗消作業時間1.5~4.5h不等。而大多數屠宰企業的運輸車輛洗消中心占地面積小、設施設備簡陋,僅具備簡單的清洗和消毒功能。車輛來源廣泛,主要服務自有運輸車輛或合同商販的運輸車輛,單車洗消作業時間10min左右,清洗消毒效果難以保障。
共同籌資建設。小型生豬規模養殖場、生豬養殖戶資金有限,常常由農民合作社或養豬協會牽頭,共同籌資建設運輸車輛洗消中心。配備簡易的清洗、消毒和烘干設施設備,大多數未配套司乘人員、隨車物品清洗消毒設施設備。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王臺鎮運輸車輛洗消中心是由區域內12家養殖場共同籌資,委托南平市養豬協會建設和管理,占地200 m2,建筑及設施設備投資約60余萬元,月均洗消車輛60輛左右,單車洗消作業時間2h左右。
政府引導出資建設
政府引導出資建設運營是指政府在運輸車輛洗消中心建設過程中給予政策、土地、資金或物資等方面的支持,根據出資方式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模式。
直接出資模式。運輸車輛洗消中心由政府劃撥土地,建設、購置設施設備,建成后委托協會或公開招標第三方企業進行管理運營。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生豬運輸車輛洗消中心位于杭金衢高速出入口處,基礎建設、設施設備和日常運營費用由政府出資,是一所“公益性”的洗消中心,日常管理運營委托協會開展,月均洗消車輛2100余輛,單車洗消作業時間8min左右。龍游縣還根據鄉鎮生豬養殖布局,引導協會牽頭、企業共同籌資,在11個生豬養殖量較大的鄉鎮分別建設了運輸車輛洗消中心,由協會負責日常管理運營。初步形成了覆蓋縣域、鄉鎮、養殖場的運輸車輛洗消網絡。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計劃出資500余萬,建設服務范圍覆蓋全區養殖場(戶)的運輸車輛洗消中心,管理運營通過招標由第三方企業承擔,簽署協議明確“公益性”服務屬性和權責分配。
先建后補模式。政府引導企業先行出資建設、管理運營“公益性”洗消中心,為一定區域內養殖場(戶)、屠宰企業的生豬運輸車輛提供清洗消毒服務,政府予以政策支持和補助。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生豬運輸車輛消毒站是由政府、養豬專業合作社和企業共同建設的一所“公益性”區域洗消中心。由養豬專業合作社牽頭組織生豬養殖企業共同籌資建設、購置設施設備,并負責日常管理運營。政府在土地使用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在日常建設、管理方面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該消毒站占地超過6000 m2,具備清洗、消毒和烘干功能,洗消范圍覆蓋325個養殖場和1個屠宰企業,月均洗車300余輛,單車洗消作業時間1h左右。
運輸車輛洗消中心分級管理探討
養殖、屠宰和運輸環節生產經營要求的生物安全等級防護不同,導致了運輸車輛洗消中心的投入資金、建設標準、洗消程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明顯差距,可參考生物安全等級要求不同,將洗消中心劃分為3個等級,研究出臺相應的政策支持和管理措施。
一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
一般由生豬屠宰企業出資建設,主要服務屠宰業務相關的運輸車輛。屠宰企業運輸車輛來往頻繁、停留時間短暫,難以進行長時間、徹底地清洗消毒。個別小型屠宰點,選址隨意,未考慮生物安全防護因素。清洗消毒現場車輛交錯行駛,污物(水)收集處理不及時,存在較大的交叉污染風險。洗消設備非常簡易,往往就是一根水管、一桿消毒槍,沒有清洗消毒制度和操作程序,清洗消毒效果難以保障。
一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的建設和管理應將重點放在合理選址布局、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規范操作程序和做好污水污物的收集、處理等方面,避免生豬運輸車輛、司乘人員、生豬經紀人相互接觸和進入待宰圈、生產車間、冷庫等關鍵防護區域。同時,建立完善的清洗消毒制度,規范洗消作業程序,定期對洗消場所環境微生物進行采樣監測、分析,評估清洗消毒效果,及時調整洗消措施,從而降低環境安全衛生風險,避免交叉感染。
二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
二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為區域洗消中心,通常由政府引導出資建設,公益性較強,建設于高速公路主要出入口或養殖密集區域,主要服務區域內養殖場(戶)和屠宰企業使用的生豬、飼料和物資等運輸車輛。二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是區域生物安全防護屏障的關鍵一環,規范的清洗消毒,可以有效降低外來疫源傳入和區域內交叉感染的風險。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一些地方政府逐步認識和重視二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的建設和管理。但由于缺少統一的建設標準和管理規范,一些已建設好的二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在選址布局、建設規模、設施設備、生物安全管理和洗消效果等方面差距較大。
二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的“公益服務”屬性,決定了其應由政府重點扶持、引導建設和加強管理。目前,應當進一步深入調研,系統梳理和總結好的建設和管理模式,研究、制訂相關的政策和標準。一是引導各地因需建設。二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需要長期、持續的投入,應對區域生豬產業現狀、生物安全防控設施等情況進行摸底,科學研判、評估生豬生產和疫病防控形勢,根據需要統籌規劃、優化調整產業布局和洗消中心建設,避免盲目跟風。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和補貼。出臺政策引導地方政府在土地劃撥、建設規劃、環保要求等方面加大對二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支持力度,設立專項資金,以先建后補的形式,給予生豬調出大縣適當補貼。三是統一建設和管理標準。研究、制訂二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建設和管理標準,推動建成一批規范化、專業化、標準化、環保化的洗消示范點。
三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
三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建設主體一般為中大型生豬規模養殖場和大型生豬養殖集團,投入大、建設標準高,日常管理納入整體養殖生產運營核算,管理運營機制完善,清洗消毒制度嚴格、操作程序規范,僅服務于自有養殖場及與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生豬、飼料、物資等運輸車輛、司乘人員及隨車物品。
一些集團化養殖企業在洗消中心建設上常常借鑒國內外規模、管理類似的企業的成熟經驗和做法,基礎建設、設備配備、管理運營等方面都較為規范,有效地提升了整體的生物安全防護水平,保障了生豬的生產和收益。然而大多數大中型養殖場可能沒有投資建設高端洗消中心的能力和需求,在建設和管理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比如:在消毒劑作用時間、烘干車間建設要求和作業時間等方面都存在不同意見。需要加快研究建設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和相關數據,出臺指導性意見,提出滿足規模化養殖場日常生產的洗消中心建設和管理要求,明確選址布局、設施設備、建設要求、管理制度、廢棄物處理和洗消效果評估等內容,進一步指導和規范三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建設。
思考
清洗消毒憑證的管理
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在產地檢疫時,要求承運人提供運輸車輛洗消中心開具的憑證,證明運載工具已經清洗消毒,有效調動了承運人主動、規范清洗消毒車輛的積極性,降低了運輸工具傳播動物疫病的風險。然而各地清洗消毒證明樣式不同、真偽難辨,存在造假、倒賣的風險。建議統一規范清洗消毒證明的管理,或將清洗消毒過程、清洗消毒證明與各地檢疫出證系統進行關聯,運用信息化的手段,做到實時查看或回放確認,以保證車輛清洗消毒效果。
二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洗消能力和效果的評估
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均建立了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二級運輸車輛洗消中心,由于建設時間短,存在布局規劃不統一、工作程序不統一、廢水污物處置不統一等問題,清洗消毒能力和效果也參差不齊。應組織開展專項的清洗消毒能力和效果評估,對洗消場所環境、車輛洗消效果、生物安全防護能力進行綜合評估,摸清生物安全風險點,指導及時消除生物安全隱患。